邵阳新闻网8月21日讯(通讯员 汪桔酉)近年来,北塔区残联以新视角谋划工作,以新思路谋划工作,秉承“扶志扶智重于扶资”的工作理念,做好“思想引领、典型引路、技术引进、政策引导”四篇文章,积极引导残疾人创业 ,动员残疾人经商办企业,种粮养畜禽,让更多的残疾人投身经济建设,走上自强自立的康庄大道。
思想引领,启动内生动力
2021年,北塔区残联组织各镇(街道)分管领导、专干和村(社区)残协专干到怀化市等地方开阔眼界,更新理念。鲜明地提出“启动残疾人内生动力,助力乡村振兴和精美北塔建设”和“扶志扶智重于扶资”的工作理念,并写在各村(社区)残协的工作标牌上,刻在脑海中,贯穿在各项工作中。积极引导残疾人摆脱等靠要的思想,走出家门,融入社会,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。肢体轻度残疾人高玉林,交通事故致残以前是一位高大帅气的货车司机,失出单手小臂后,一度十分消沉,自感落差巨大,不愿走出家门面对现实生活,成为标准的宅男。区、镇残联工作人员与之促膝谈心,启发其家庭、社会责任感,鼓励他发挥长处,走进社会。他与妻子联手办起了俪洁家政公司,承揽了重度残疾人托管服务的业务。由于同属残疾人容易共情,很快受到服务对象的欢迎,他们夫妻创新服务手段,制作俪洁家训、介绍残疾人就业、开展健康咨询服务,工作有声有色,被他们服务过的残疾人对他们念念不忘。走出家门天地宽,2023年7月,高玉林光荣地出席了湖南省残联第八次代表大会,并成为邵阳市残联肢残协会员。
为了让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,近年来,北塔区残联联合人社部门,每年举办“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暖民心” 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。依托 “村村响” 广播系统和流动宣传车,将招聘信息广泛覆盖至全区 44 个村(社区),实现信息传播无死角。残联工作人员深入村组,走进残疾人家庭,累计发放 15000 份就业宣传资料,并通过手机短信向残疾人家庭精准推送招聘信息,同时利用全区12家就业超市,向残疾人发布就业信息。
此外,北塔区创新推行“托养 + 辅助性就业”模式,依托居家托养服务网格,打造了一条完整的“收集-回收-处理”再生资源循环产业链,由服务机构组织80名托养服务参与资源收集工作,再由创业扶持对象分拣,店铺集中处理,成功带动40余名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,让残疾人在工作中重获社会价值感,实现从“被照顾”到“新贡献”的转变,被省残联和湖南日报作为经验推介。通过思想引领,全区残疾人不退缩不摆烂,轻度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5%以上,重度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达到50%以上。
典型引路,发挥示范效应
北塔区残联通过走访摸排、群众推荐等方式,深度挖掘29位残疾人创业典型背后的奋斗故事,形成 “一人带一片、一户带一群” 的辐射效应。
2022年初,在北塔区龙山路,有一家以招募残疾人为工作人员的洗车行开业了,车行负责人蔡坚是一名三级听障人士,同样是残疾人,他深深体会过残疾人就业的巨大困难,希望通过办好这个洗车行,提供残疾人一份属于自己的、有尊严、有稳定收入的工作。车行员工在蔡坚带领下,刻苦学习技术,发扬工匠精神,打造邵阳市洗车行新标杆,从洗车、美容、贴膜,以及对顾客的服务做到精益求精,受到顾客的一致好评。2023年,该洗车行凭借过硬的技术,被区机关事务中心确定为公车定点洗车行。区残联敏锐地发现这是一个残疾人创业的好典型,会同区委宣传部对这一典型进行深度挖掘,先后在央视网、中工网、湖南日报等多家媒体对这个典型进行了报道,在全区特别是残疾群体中产生了良好反响。
为了扩大残疾人创业典型影响力,2021年以来,北塔区在中央、省、市各级媒体共有100余篇次推荐残疾人创业典型,并选择10个创业典型来制作宣传单,宣传栏,利用各种活动、电子屏广泛宣传到村(社区)群众家庭。在全区形成走出家门,融入社会,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残疾人创业的浓厚氛围。
2024年6月,北塔区创立首家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。该基地不仅带动周边居民增加劳动就业收入 40 - 50万元,其中30名残疾、困难群众在3年内共增收58万余元,还直接或间接带动百多户农户种植水果绿化苗木达200余亩。区残联针对在帮扶基地就业的15名残疾人,开展“新型农机使用和果树栽培技术”培训。培训班特邀5名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农艺师进行现场教学,确保学员学以致用。同时,购置市场上最先进的割草机等新型农具用于实践教学,提升培训的科技含量。专家还通过面对面答疑,切实解决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。
北塔区残联还会同发改、农业、教育等部门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,培训残疾学员500余人次,这些实用技术紧密结合北塔区特色,以数字赋能残疾人创业就业,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。
政策引导,强化保障服务
北塔区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,为残疾人创业保驾护航。截至2025年,区残联已对43个中小型企业发放创业扶持资金27.2万元,惠及43名残疾人。发放补贴时严格遵循“扶勤不扶懒,扶强不扶差” 原则,依据企业规模、技术水平、员工数量等指标确定发放对象,树立正确导向。2024年,共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16个、城镇公益性岗位6个,帮助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。
北塔区行政审批局主动为君志坚洗车行等企业提供跟踪服务,及时掌握生产经营状况,提供就业政策法规咨询、员工参保等一站式服务,确保特殊群体创业就业事项一次办好,打造了政务服务的 “北塔模式”。北塔区市场监管部门为残疾人创办企业开辟绿色通道,全程指导企业注册工作。北塔区发改局深入开展万名干部联万企活动、送解优活动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。北塔区税务部门积极落实减税免税政策,助力残疾人创办的企业轻装上阵。
在区委、区政府领导下,区机关事共用实际行动支持残疾人事业,所有机关事业单位,积极落实《残疾人就业条例》,积极安排残疾人就业,缴纳残疾人就业保证金。全区各机关事业安排了10名以上残疾人,暂时没有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积极缴纳了残保金。区委办、人大、政府办、政协办、区委组织部、宣传部、政法委等综合部门对残疾人事业认识局,积极支持残保金缴纳工作率先垂范,区法院、区检察院等定时缴纳残保金。